第1147章 ?硬气些-《大唐扫把星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贾平安有几个孩子,自然深谙此道,随即送上礼物。
    转眼太平已经甜甜的叫舅舅了。
    “此战如何?”
    太子说了一通,但大局还得要贾平安来说。
    “吐蕃精锐大半丢在了安西,禄东赞手段了得,不过有些过于倚仗小手段。”
    “你说的是他收买弓月部之事?”
    “是。”贾平安说道:“可以收买,但却不能把弓月部倚仗为自己压箱底的手段,否则先天就错了。”
    怛罗斯之战大唐就吃过这等亏,所以但凡有仆从军跟着,贾平安就会多长几个心眼。
    “安西如何?”
    “此战之后,安西震怖。”
    武后懂了。
    谁会被吓坏了?自然是那些心怀不轨者。
    “安西有些人一直不肯安分,他们倚仗的便是突厥和吐蕃人。突厥覆灭,吐蕃铩羽而归,此后他们还能倚仗谁?”
    “阿姐英明。”
    刚到殿外的皇帝蹙眉,觉着这个马屁真无耻。
    “陛下。”
    李治进来,“朕喝了几杯,有些头晕。”
    “上茶。”
    贾平安看了一眼茶水,眼皮子跳了几下。
    三小片!
    这还不如不喝!
    硬气些!
    但李治却喝的有滋有味的。
    “辽东那边少了高丽之后,有部族在渐渐兴起,随后契丹和奚族迁徙,也有部族跟着进了他们的草场……”
    “趁虚而入,此等事避免不了。”贾平安早就想过这等情况,“臣以为还是要移民,一步步同化那些部族。”
    李治点头,“那些部族不断兴起,随后互相残杀,最终出来一个庞然大物,朝着中原咆哮。剿之不尽啊!唯有移民。”
    “陛下英明。”
    这不是吹捧,李治的果断和进取精神让贾平安倍感欢喜。
    “只需这般移民出去,百年后,什么安西漠北尽数都是大唐的疆土,牢不可破。”
    李弘说道:“漠北苦寒。”
    贾平安说道:“大唐的人口越来越多,这是不可逆的变化。大唐军队强盛的根基是什么?是府兵制,是耕战。”
    帝后看着他们在交流,微微一笑,然后逗弄太平。
    “你可去户部好生看看,看看最近数十年大唐人口增长的速度,吓死人。如今不少地方田地紧张,授田艰难。若是无法授田,百姓如何活?朝中如何去挑选府兵?”
    授田制就是府兵制的核心,失去了田地,哪来的兵源?
    “所以移民乃是一箭双雕的好事。”
    贾平安说道:“趁着百姓愿意移民就赶紧弄,免得时日久了人人恋家,宁可在家中吃糠咽菜也不愿去远方闯一闯。”
    如今大唐民风彪悍,而周边正好刚被清理了一次,此刻不移民还等什么?
    “移民到了地方,随即官吏就跟着到了地方,折冲府就建立起来。人口越多,就越好征募大军。”
    一处处移民点就是一处处兵源地,谁敢来讨野火……呵呵!
    这才是大唐未来最好的蓝图。
    一步步的走。
    不能走玄宗的老路。
    玄宗时期国内矛盾重重,府兵制已然崩溃,大唐内部就成了一团棉花,安禄山一拳就捶扁了这个所谓的开元盛世。
    土地是华夏一脉最看重的资源,有土地就乱不了。
    但要压制那些贪婪的无以复加的上等人。
    贾平安和太子继续嘀咕,话题已经转到了权贵资本上去了。
    “资本有个特性,就是垄断。资本逐利,一个领域的利被他们发现了,他们会绞尽脑汁挤进去,譬如说兼并土地,如今就有了这个苗头。那些权贵豪强在看着朝中,若是朝中不管,或是雷声大雨点小,随后他们将会露出獠牙,疯狂吞噬自己所能掠夺的一切田地。”
    所谓的开元盛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。
    “他们会不死不休!”
    贾平安丢下这句话起身告退。
    他该回家了。
    太子等他走后说道:“舅舅说不死不休是何意?难道是那些人弄死百姓?”
    李治摇头,“他是想说……一旦开了这个口子,除非把那些人弄死,否则他们会前赴后继去侵吞田地。”
    太子不解,“阿耶,杀几个杀鸡儆猴,那些人难道不怕?”
    武后莞尔,“你要知晓,当你处置了几个侵吞土地的人之后,更多的人想的是……看来我以后要小心些。而不会想着……竟然会被处死吗?如此我再也不敢做了。”
    太子默然。
    这几年是他接受各种信息最大的几年,他的三观也在这些信息的熏陶中渐渐成型。
    “所以帝王要做的是及时果断处置了这等人。”
    “一旦蔓延开来,再想整治就难了。”李治想了想,“到了那时,宗室、皇戚、权贵高官都在其中,你能动的了谁?”
    “到了那时你若是再想动手,那就是与他们口中的天下人为敌,他们会想尽办法逼迫你屈服。”
    “若是不肯……”李治眼中多了冷意,“江山板荡,处处烽烟。”
    李弘点头,“所以帝王绝不能站在他们那一边,否则王朝倾覆只是等闲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贾平安给太子上了一课,急匆匆的回到了家中。
    “阿耶!”
    这一次家中的孩子们只有贾洪的目光陌生了些,其他三个孩子还好,很是热情。
    阿福也颇为热情,送了一块糕点给粑粑。
    苏荷愕然,“这不是我才弄的吗?我说怎地少了几块。”
    贾平安马上护短,“阿福只是吃几块。”
    兜兜马上补刀:“是呀是呀!阿娘,阿福多吃些,你少吃些。”
    苏荷翻白眼。
    一家人团聚,沐浴后,贾平安去了前院。
    “见过先生。”
    王勃又高了些。
    二人提及了些学业,随即就说到了此次西征。
    王勃唏嘘道:“以后我怕是没机会出征了。”
    “不去也好。”
    “为何?”
    贾平安说道:“去了害人害己。”
    王勃但凡想从军,贾平安觉得应当先打折他的腿。
    这等喜欢装比的性子,若是进了军中,迟早是祸害。
    第二日贾平安就去了高阳那里。
    久别重逢,加之贾平安憋了许久,于是酣畅淋漓的翻身做主人。
    “下次可还敢叫嚣吗?”
    高阳高挂免战旗。
    李朔的箭术颇有些样子了,父子二人比试了一番,李朔虽说不敌,但天赋却展露无疑。
    第(2/3)页